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无止境 > 心得笔记 网站首页心得笔记
马哥Linux运维学习笔记-linux根文件系统详解(nano)
发布时间:2018-04-30 10:23:01编辑:雪饮阅读()
file:
file命令可以查看一个文件的编码类型,如ELF、ascll等。其中ELF是一种可执行文件的存储类型
/dev:
设备文件
设备文件没有文件大小,因为存储的都是元数据。
块设备:
随机访问,如硬盘
硬盘中建立a、b、c这3个文件夹,你可以随机访问任何一个都可以
这叫随机访问。
数据单元是数据块。
字符设备:
线性访问、按字符为单位,如键盘,你输入a、b、c则屏幕上也显示顺序也是a、b、c,而不是随机顺序。
设备号:
主设备号和此设备号
/etc
整个系统的配置文件
/lib:
库文件
静态库:
linux中是.a
动态库:
windows中是.dll,linux中是.so(shared object),即共享库,共享对象
共享库:
当第一个程序调用某个共享库,则共享库在内存中存储一份,当另外一个程序也需要该库则直接从内存中直接取得。相当于共享库的文件直接存储于内存中,提供给多个程序调用。
静态库:
静态库是直接链接到程序的地址空间中去,而且是作为程序的一部分而运行的。
/lib/modules:内核模块文件
/media:挂载点目录,移动设备
/mnt:挂载点目录,额外的临时文件系统
/opt:可选目录,第三方程序的安装目录
/proc:伪文件系统,内核映射文件
/sys:本来没有文件,系统启动后就有文件了,伪文件系统,跟硬件设备相关的属性映射文件。
/tmp:临时文件目录,谁都可以在这里创建文件
/var :可变文件目录,随着系统不断的运行,该目录越来越大
/var/run:该目录用来存储进程pid
/bin:用户命令
/sbin:管理命令
/usr:shared,read-only即全局只读文件
/usr/bin:系统启动后为了提供基本功能的用户命令
/usr/sbin: 系统启动后为了提供基本功能的管理命令
/usr/lib:命令所依赖的非公共库,要放在该目录
/usr/local/bin:非必须的,第三方软件所用
/usr/local/sbin: 非必须的,第三方软件所用
/usr/local/lib: 非必须的,第三方软件所用
stat:
用来查看一个文件的最近一次的时间(包含访问、修改、改动)
touch:
用来更新文件的3种时间
-c:
若文件不存在就不创建
-a:只改变访问时间和改变时间
-m:改变修改时间和改变时间
由于改变时间是属于文件属性的即元数据,所以无论-a和-m都可以对改变时间进行修改。
-t:指定时间,格式为年月日。。。
如:修改a文件的时间为2012年12月12日12时12分
touch -t 201212121212 a
ascll:
美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nano:
一款文本编辑器
示例:
nano hello
若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并编辑该文件
然后进入nano后下面几行是编辑器的操作提示
其中带~这个符号的表示要和ctrl键结合
~O:保存
使用ctrl+O后就可以保存,保存时会以你nano的参数与你交互,这里如hello作为默认文件名
如果你同意则直接回车,否则还可以进行修改。
在nano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交互提示若是~符号则都是要组合ctrl的,没有~符号则不需要组合ctrl。
rm:
用来删除文件
-i:在删除时与用户交互,提示用户是否真的删除
linux中rm默认是被别名为-i了。即默认支持交互
若不想使用别名的rm,而是原生的rm则可以执行\rm
关键字词:linux,n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