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无止境 > 心得笔记 网站首页心得笔记
马哥linux运维学习笔记-Raid及mdadm命令之一
发布时间:2018-07-15 18:03:25编辑:雪饮阅读()
EOF
用在脚本中输出大量文本时使用,一般用作描述信息
实例:
#!/bin/bash
cat << EOF
adaadafaafafafafaf
afasf
fffjkhjkahsdjkahjashjkasdhaskdhajkd
asf
af
a
fa
f
EOF
echo格式化
-e:echo的-e参数用于输出格式化
-e参数规则:
\033[1m内容\033[0m其它内容
实例:
这里\033[1m与\033[0m分别表示格式化外壳的左边界与右边界
左边界的m前和[后是一个数值,我们称之为模,若仅有个位数,则表示字体的表现形式,有粗体、斜体等。
echo -e "\033[1mhello\033[0m,world";
若模是个两位数,则第一位数表示键,第二位数表示值,比如下面这个第一位3表示前景色,第二位3表示前景色的具体色值,色值范围是1-7,第一位数若是4则表示背景色。
echo -e "\033[33mhello\033[0m,world";
模可以是多个,多个模之间用分号区分,如下面这个设置了字体、前景色、背景色
echo -e "\033[1;32;41mhello\033[0m,world";
raid
有一种磁盘容量大性能也很好,但是太贵了。有个人想要通过技术手段把一些廉价磁盘结合起来模仿该磁盘,并给了一个命名,结果最后发现其成本下来差不了多少。该思想虽然没有完美的实现,但刺激了一些厂商,这些厂商通过这些手段实现了不同的磁盘阵列方案,而这种技术最终命名为raid。
条带化
条带化在raid级别中被称为0级别
当数据写入时挨个在各个分支磁盘上相同位置上写下来,也就是说本次写入的完整数据就是各个磁盘相同位置上之和,这样从左到右就形成了一个条带。当下一个数据写入时就再次形成一个条带。
镜像化
镜像化技术在磁盘阵列级别上被称为1级,术语为mirror
镜像化就是在每个分支磁盘上存储相同的数据
校验码
校验码技术在磁盘阵列级别上为4级
用3个磁盘做条带化,每个条带化完成后,将本次条带化结果存储到剩下的那个磁盘中。
每个条带中每个单元是有编码的,比如前3个磁盘中某次条带化时每个单元的编码分别是1、2、3,那么本次条带化结果是6,当本次条带化的3单元数据丢失后,从最后一个磁盘中的结果减去当前没有丢失数据的单元就能定位到丢失数据的这个单元。虽然只是一个单位数据丢失,但这样会导致其所在的整个磁盘挂掉。
先条带再镜像
先条带再镜像的磁盘阵列级别被称为0+1级别
上图中有两个组,左边磁盘组是一个条带化阵列,右边磁盘组是针对左边条带化阵列的备份组。
那么数据写入时会向左边组写入一次,然后再向右边组写入一次。
先镜像后条带
先镜像后条带的磁盘阵列被称为1+0的级别,也是一些大企业工业级常用的一种级别
上图中共有3个磁盘组,当某条数据写入时,该条数据的条带中第一个单元写入第一个磁盘组,该磁盘组中将第一单元的数据存储两份分别于该磁盘组的两个磁盘中,依次类推第2单元和第3单元也会在第2和第3磁盘组存储两份也分别存储于该磁盘组的两个磁盘中。
校验码的负载均衡
校验码的负载均衡的磁盘阵列称为级别5
从上图可知基于之前校验码阵列,这里不止一个校验码磁盘,而是有2个校验码磁盘,第一个磁盘和最后一个磁盘的每个柱面可能是存储的条带化的一个单元也可能存储的是其他磁盘某次条带化的结果。这样做是为了解决单一校验码磁盘的读取太过频繁的问题。
jbod
jbod完全是为了容量的扩容,将一个传统的一个磁盘做成一个逻辑盘,该逻辑盘由多个小磁盘组成,这样就实现了磁盘的累加扩容。
关键字词:raid,linux